據Tnooz報道,近年來,部分酒店一直在努力把自身打造為旅客與目的地旅游之間的橋梁,這股熱潮給酒店業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
不管是連鎖酒店還是獨立酒店,他們都意識到應該將目前線下能做的事不同程度的復制到線上去。具體來說,就是讓旅客能夠搜索并預定當地景點及其他各種旅游目的地相關產品門票。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供應商涌入線上,這將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
當旅客入住后,酒店在旅客選擇當地旅游產品這一過程中占據著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酒店并不僅僅把這看作是目前業務的增值服務,還是一個絕佳的輔助營收的機會。
令人不得不好奇的是,同樣作為各種輔助產品和服務的熱衷者,為什么航空公司并沒有像酒店,租車以及保險公司一樣投身于該市場,將旅游及目的地相關產品作為增加利潤的新的突破點?
在上月召開的Phocuswright Europe峰會上,Trekksoft首席執行官Jon Fauver認為,航空公司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旅游及目的地相關產品對整體的旅客服務帶來的好處,以至于當前航空公司在這一方面毫無建樹和存在感。
過去幾年,航空公司也有過相關的合作,例如捷藍航空最近將官網上的旅游景點票務商由Viator改為GetYourGuide。但是總的來說,航空公司還是沒有考慮將旅游及目的地相關產品作為輔助營收。
有些航空公司做出過嘗試但是最后還是放棄,比如瑞安航空與Isango的合作。其他公司聲稱將來或許會考慮相關事宜。
直到最近,關于購買景點時間與購買機票時間不同步的爭論可能還是對的。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一觀點應該會有所改變,特別是作為處在旅客旅途開始和結束關鍵位置的航空公司,可以通過客戶端及郵件與旅客頻繁互動。
Fauver表示,航空公司擁有詳細的旅客信息,特別是一些經常出行的資深旅客,這使他們有機會向目標旅客提供相關旅游和目的地產品供旅客到達后選擇。
更重要的是,航空公司可以在旅客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提供以上服務,例如在機場或者起飛后,此時旅客很有可能正在考慮到達目的地之后的計劃。
Rezgo首席執行官Stephen Joyce甚至還有更進一步的想法。他認為航空公司應該利用機上的娛樂系統向旅客展示和銷售目的地相關產品,比如景點門票等。
不幸的是,對于旅游及相關產業來說,最大的難關或許還是在于航空公司的流程和戰略思維上。
Fauver認為,航空公司的業務復雜而又發展緩慢,他們的著重點還是在傳統的核心業務上,例如機票,租車等相關業務。
- 上一篇:千禧一代如何將出差+旅游相結合?
- 下一篇:文章還沒寫出來呢